薦書稿和軟文到底哪里不一樣?新手如何快速漲粉必看

你肯定刷到過這樣的場景:前腳剛看完"年度必讀十大好書"推薦,后腳就彈出"這本書轉變了我人生"的深度長文。哎?這不都是在推書嗎?怎么有的叫薦書稿有的叫軟文?這倆貨到底是不是雙胞胎?
先來看一個真實案例。某讀書博主上周同時發了兩篇推文,第一篇獲取出版社3000元贊助費,第二篇被平臺判定違規扣分。猜猜哪篇是軟文?答案可可以讓你驚掉下巴——被扣分的才算是正經薦書稿!出于他在文章里用了"顛覆認知""人生必看"這些危險詞。
骨頭和肉的區別
薦書稿是帶著鐐銬跳舞,得按出版社給的命題作文來寫。去年某暢銷書推廣時,合作方明確要求必須出現"三代人的命運糾纏"這一個核心詞至少三次。而軟文更像是自由搏擊,只要最后能繞回賣書,中間筆者初戀故事都沒人管。
架構對比表
類型 | 開頭套路 | 中間展開 | 結尾必殺技 |
---|---|---|---|
薦書稿 | 場景痛點 | 分章節拆解亮點 | 限時折扣倒計時 |
軟文 | 個人經歷共鳴 | 情感價值渲染 | 粉絲專屬暗號福利 |
千萬別踩的雷區
有個月銷過萬的讀書號栽過跟頭,他們給經典名著寫薦書稿時,不小心提到"比電影版更精彩"。結局被學識產權方追著索賠——電影改編權在別人手里攥著呢!反過來看,軟文假若寫成"這本書讓我三個月瘦了20斤",頂多被受眾罵虛假宣傳,平臺反而不會限流。
新手該怎么選道
有個數據特別有意思:在知乎平臺,帶#書單推薦 標簽的筆記平均流量是軟文的1.7倍,但變現率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。我認識個大學生兼職寫手,專攻冷門學術書籍的軟文,每一篇能把30%的受眾轉化成私域流量,秘訣就是在文章里埋"錯誤字找茬游戲"。
流量密鑰藏在哪
某MCN機構的內部培訓手冊泄露過這么條公式:薦書稿=權威背書+數據支撐(比如說"連續36周霸榜"),軟文=情緒顆粒+場景植入(比如說"地鐵通勤時看哭")。最騷的操作是去年有個賬號,把同一本書用兩種樣式各發一遍,結局薦書稿閱讀量高,軟文帶貨量卻是前者的五倍。
現在你知道為什么有些書明明寫得一般,卻能靠鋪天蓋地的軟文洗腦了吧?下次看到"這本書讓我走出離婚陰影"的推文,先翻到學識產權頁看一看是不是某情感機構出的書。要我說啊,新手想火速起號就老老實實寫薦書稿,等攢夠五萬粉再接軟文單子,這時候你說屎是香的都有人信,真的。
標題:薦書稿和軟文到底哪里不一樣?新手如何快速漲粉必看
地址:http://m.lvlsrws.cn/gfyxxy/44342.html
免責聲明: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,不為其真實性負責,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,非商業用途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
相關推薦
- “新聞源軟文推廣妙招有那些?”115人看
- “網國發軟文網做法介紹”209人看
- 公益跑軟文(公益跑標語)51人看
- “信息采訪稿最新寫作妙招”179人看
- “化妝品的軟文如何寫最好”193人看
- “主流信息媒體平臺類別介紹”123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