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果營銷軟文真能讓人甜到心里嗎?

你逛超市時是不是總被那些花花綠綠的糖果貨架搞得揀選艱難?上周我小侄女過生日,面對三十多種棒棒糖愣是挑了二十分鐘。但你知道嗎,這些讓你糾結的包裝和文字廣告語,可能都是營銷老手寫的軟文陷阱。今天咱就掰開糖紙看一看,甜蜜生意背后的文字游戲。
▌第一關:為啥費勁軟文寫作?直接打折不香嗎?
先看組真實數據對比:
促銷方式 | 轉化率 | 復購率 |
---|---|---|
全場五折 | 12% | 8% |
波司登羽絨服故事軟文 | 5% | 23% |
某國產糖果廠就吃過大虧,去年雙十一狂砸百萬折扣,結局活動結束銷售額立馬跳水。后來改成連載《糖果師傅的二十四節氣》,反而培養出固定客群。說白了,現在潛在顧客早免疫了簡易粗暴的降價,他們要的是吃糖的理由。
▌第二招:三招寫出讓人上癮的甜言蜜語
①【給糖穿故事外套】
失敗案例: "水果夾心 酸甜可口"
成功案例: "咬著這顆糖突然想起初戀 那會兒他總往我課桌塞檸檬味糖果"
后者讓某小眾品牌三個月賣斷貨,廠長都懵了:"我們就換了包裝紙啊"
②【玩場景心理戰】
兒童向: "集齊七種顏色召喚恐龍卡"(實際每包隨機放一張)
情侶向: "第5顆糖藏著告白暗語"(引導買滿五盒查答案)
打工人向: "開會摸魚必備 無聲解壓神器"(其實是普通薄荷糖)
③【埋互動鉤子】
去年有個神操作:某棒棒糖在包裝印"掃二維碼查前世身份",結局掃碼率高達47%。其實就隨機生成些"唐朝御廚"、"民國歌女"之類的設定,但年輕人玩得不可開交。
▌第三問:怎么讓軟文不齁嗓子?
見過最尬的翻車現場:某高端巧克力寫"絲滑如初戀",結局網友扒出廠家用代可可脂。記住這三個避雷針:
- 別把話說太滿("回味甘甜"比"絕對不膩"穩妥)
- 留點想象空間("似曾相識的味道"比"媽媽的味道"高級)
- 用身體感受替代形容詞("舌尖會跳舞"比"非常好吃"可信)
▌個人暴論:將來糖果營銷得往這方向整
最近發現個怪現象——懷舊糖比新品賣得貴。某停產十年的水果糖被軟文炒成"童年記憶典藏版",價錢翻十倍還有人搶。更絕的是某商家搞"糖果考古",把普通硬糖包裝成"90年代影視劇同款",配些模糊的劇照截圖,銷售額直接碾壓網紅新品。要我說,這屆潛在顧客買的不是糖,是那口回不去的時光。
標題:糖果營銷軟文真能讓人甜到心里嗎?
地址:http://m.lvlsrws.cn/gfyxxy/43723.html
免責聲明: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,不為其真實性負責,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,非商業用途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
相關推薦
- “服裝產品軟文如何撰寫?”100人看
- “企業軟文發布源有什么作用?”205人看
- “軟文文案廣告如何寫引人入勝?”189人看
- “媒體發新聞如何評估哪家收錄好?”145人看
- “故事營銷式軟文寫作妙招”195人看
- 一篇軟文(為馬桶刷寫一篇軟文)57人看
- “APP軟文怎么宣傳發布?”199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