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港企業做推廣必須找本地軟文機構嗎?

哎,各位泉港老板最近是不是被各種推廣公司電話轟炸煩了?石化園區旁邊開海鮮大排檔的老陳跟我吐槽:"去年花兩萬塊找福州公司寫推文,結局把'魚卷'寫成'魚丸子',客人拿著文章來店里找茬!"今天就嘮嘮咱們泉港人自己的推廣門道。
外地公司和泉港機構差在哪
先看這張對比表就明白一半了:
對比項 | 外地推廣公司 | 泉港本地機構 |
---|---|---|
方言理解度 | 常把"水丸"當甜品 | 知道肖厝粉羹配油條 |
產業匹配度 | 套用廈門模板 | 熟悉石化配套公司 |
響應速度 | 48小時起 | 現場踩點當天出稿 |
前陣子南埔鎮有家閥門廠,外地團隊寫的《制造業密封件選購指南》閱讀量才200+。后來找泉港創策傳媒重寫《煉油廠老師傅絕對不會說的5個漏油隱患》,光本地工廠轉發就帶來17個詢盤。
好軟文得帶著海蠣煎的鍋氣
有老板要拍大腿:"不就是寫文章嘛!"哎,這話我可不敢亂接。去年峰尾古城搞旅游推廣,外地文案把"北管樂"寫成"閩南歌仔戲",被文化館領導當反面教材。真正懂行的機構都干三件事:
- 蹲點沙格村拍早市漁獲
- 整理惠嶼島民宿主的吐槽
- 收集福煉員工生活痛點
聽說世新傳媒給后龍鎮海鮮批發商圈寫的《凌晨三點的漁碼頭》系列,把鮑魚分揀過程寫成偵探小說,現在都成海運公司的培訓教材了。
錢該往哪花才不心疼
別信那些"全網曝光"的鬼話,記住這一個海鮮商圈法則:
- 60%預算砸在本地魚塘(泉港論壇+鄉鎮微信群)
- 30%留給過路漁船(百度核心詞+地圖標注)
- 10%當餌料錢(網紅店打卡置換)
界山鎮鴨湯米粉店就吃過虧,剛開始把錢全砸抖音,來的全是要免費試吃的。后來調整謀略主攻《泉港人早餐地圖》,現在周邊縣市食客都開車來打卡。
重點來了!千萬別要"保底閱讀量",那玩意比天氣預報還不準。正經公司會給你看后臺數據,就像買海鮮得看魚鰓是不是鮮紅,摻水的數據一曬就露餡。
昨天在錦繡廣場看見新開的茶葉店又在搞轉發抽獎。突然想起五年前商家在永嘉天地發傳單的樣子,現在泉港老板們總算明白——好推廣得像崇武魚卷,看著樸實咬下去全是料。您假若正為推廣犯愁,明早六點去沙格碼頭轉轉,保準比看十份方案管用。
標題:泉港企業做推廣必須找本地軟文機構嗎?
地址:http://m.lvlsrws.cn/gfyxxy/42420.html
免責聲明: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,不為其真實性負責,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,非商業用途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
相關推薦
- 推廣軟文:你聽過那些營銷軟文經典范例?222人看
- 充值卡軟文(充值卡片怎么做)56人看
- “信息媒體的5個首要職能”203人看
- “關于軟文發表平臺的挑選方向”236人看
- “企業軟文宣傳幫公司塑造更完美的形象”115人看